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科创板上市公司浩欧博10月30日晚公告,其控制权拟发生变更。正大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计划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浩欧博的控股权。
具体方案为,中国生物制药拟由其境内全资子公司辉煌润康,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浩欧博控股股东海瑞祥天所持的29.99%股份,转让价约为人民币6.3亿元。协议转让完成过户后,中国生物制药将通过其境内控股子公司双润正安,向浩欧博除辉煌润康外的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比例不低于25.01%。要约的收购价格为33.74元/股。
其中,协议转让部分价格为33.33元/股,要约的收购部分价格为33.74元/股。两者平均为33.61元每股。若基于昨日收盘32.05元/股,中国生物制药的平均收购价低于昨日市场价格,约低4.87%。
不过受此消息影响,今日开盘后浩欧博依然直线涨停全天封板,报价38.46元/股。
这是“并购六条”发布以来首例科创板公司被收购的案例,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制药首次涉足收购A股上市公司。此前在9月24日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其中,不仅明确支持跨界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还表示将提高监管包容度、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
事实上,随着2024年三季报全面披露,IVD企业普遍面临营收增长停滞和净利润下滑的困境。此次收购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疫情时代,体外诊断(IVD)行业的竞争已进入下半场的淘汰赛。
IVD企业普遍承压。本就业务面较窄的浩欧博也不例外。浩欧博于2021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被称为国内过敏原检测第一股。
据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浩欧博实现营收3.07亿,同比仅增长2.29%,实现净利润2656.3万,同比下降31.24%。
浩欧博的业绩主要依赖自免检测和过敏检测两大业务。但这两个细分市场的空间都相对有限。
浩欧博为国内过敏检测的龙头企业。据西南证劵,截至2021年,浩欧博在国内市场份额达31%。德国欧蒙、德国敏筛和Phadia等外资企业共占据了51%的市场份额,另外5家国产品牌则瓜分了剩下的18%。
浩欧博的过敏检测业务从2021年的1.87亿元增至2023年的2.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6.2%。此外,这一增长背后隐藏着市场天花板的限制。
据西南证券,中国约有3亿过敏患者,但即便未来渗透率达到10%,每年检测人数也仅能达到3000万。若每人每年检测一次,每次检测20个过敏原,单个检测的出厂价为5元,整体市场规模也仅约为30亿元。
基于当前市场份额估算,浩欧博在过敏检测领域的营收潜在上限大约为9.3亿元。再按过去2年6.2%的年复合增长率推算,浩欧博或将在18年左右达到市场营收上限。
自免检测市场的天花板也相似。据西南证券,目前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数量达到5000万,假设患者平均每次检测20个项目,每年检测4次,不同省份平均每个项目收费不同,假设试剂企业出厂价为每项5元,假设渗透率达到20%,则预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亿元。
但浩欧博在自免检测市场的竞争力就没有这么强。据西南证券,截至2021年,浩欧博仅占国内自免检测市场份额的4%。外资企业欧蒙的场份额仍高达80%左右。
浩欧博的自免检测业务从2021年的1.07亿元增至2023年的1.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1%。
假设浩欧博未来市场份额可能增加。基于10%市场份额估算,浩欧博在过敏检测领域的营收潜在上限大约为4亿元。再按过去2年18.1%的年复合增长率推算,浩欧博或将在8.6年左右达到市场营收上限。
基于上述数据,若浩欧博未被收购,业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营收天花板约为13.3亿元。基于8.652%的净利率,净利润为1.15亿元。
而如今,浩欧博被收购或重新打开其营收天花板。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涉及在肿瘤、肝病、外科/镇痛、呼吸系统治疗领域,是国内少数几家在肝病、肿瘤等领域商业化能力突出的大型药企。
而对于中国生物制药来说,则成功跨界IVD业务。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过敏诊断、自身免疫诊断业务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推动临床过敏自免检测的临床应用,推动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注册申报、市场营销及销售渠道拓展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扩展海外销售渠道,推动产品出海战略。
此外,本次交易还设置了业绩承诺,浩欧博2024年度、2025年度、2026年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4970万元、5218万元、5479万元,如任一年度未能实现的,海瑞祥天将以支付现金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额补偿。
这一业绩承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与此相比,过去两年浩欧博的净利润从4165.11万元增长到4733.1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6.5%,略高于5%的增长要求。该要求并不苛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