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确定的经济世界里保持敏锐的风险直觉?
8月1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章玉贵教授在北大博雅讲坛上表示,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传导机制高度敏感,同时对经济金融系统破坏巨大。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展现了美国对危机预测的不精准、恐慌情绪的发酵以及对修复金融危机的信心不足。
章玉贵长期从事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长期关注国际金融竞争、产业发展与贸易格局变迁,著有《求解不确定: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美元的逻辑》等书。他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深陷巨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不断下降,杠杆率不断上升,实际经济增产业技术进步无法有效对冲泡沫和风险积累,全球经济陷入“无债不欢”的风险三角。
章玉贵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经济体陷入“假性复苏”,即经济发展表面繁荣,实际上债务过高,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投资欲望疲软、生产率增速放缓,产出增长下降不可避免;从需求侧看,大量新增信贷和货币创造被用于购买存量资产,而非生产型投资,实际经济增长乏善可陈。
在此背景下,章玉贵认为,需培育敏锐的金融直觉,即培育基于知识萃取与经验积累基础对金融竞争与市场变迁的深刻洞见。他表示,金融决策不能被模型俘获,数学模型并非百试百灵,持续更新前瞻性知识体系与经济政策供给能力十分重要。此外,经济政策应保持理性,逐步告别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避免陷入信贷扩张支撑经济信心的怪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