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文源自:每财网
上周末,一则人事消息瞬间刷遍了保险圈,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周末掀起了不小波澜。
8月17日上午,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出席党委会,宣布中央决定:王廷科同志不再担任中国人保集团党委书记。
目前还差两个月才满60岁的王廷科,掌舵中国人保才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如此匆匆挂帅离场,顿时在行业内外引起大规模热议。
《每日财报》注意到,一般而言,作为副部级金融央企一把手,按照惯例,王廷科本应在63岁即2027年的时候退休。
既然不是退休原因辞任,而此次公告中也没有透露王廷科下一站去向,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如果高管调任其他单位,一般在干部免职时要加上“另有任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王廷科的卸任也被业内认为是前任掌舵者罗熹被免职后,中国人保高管人事面临巨震的延续。
王廷科的金融履历到底几何?
回看王廷科的金融履历,不仅非常光鲜,而且拥有极为过硬的”跨界“金融行业经验,横跨了股份制银行、信托、资产管理以及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王廷科早年曾在哈尔滨高等金融专科学校任教。1995年7月从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正式加盟。
在光大银行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王廷科先是历任过北京管理部(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发展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私人业务部副总经理、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等职。而后在2009年光大集团进行重组改革的机遇下,王廷科成为集团金融板块重组下新成立的光大金控股权管理部首任总经理,全权负责集团层面的控股管理、资本运作以及股权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仅仅过了5年时间,王廷科”跨界“至了信托行业,在2014年牵头参与并完成了光大兴陇信托的重组工作,彼时任筹备组组长一职,并于当年年底兼任重组后光大兴陇信托首任总裁、党委副书记。不仅如此,当时王廷科还兼任了光大永明人寿董事一职,算是与保险业的最初渊源。
在完成所谓的一系列“使命”之后,2015年王廷科挥别老东家光大集团,南下转战来到香港,出任中国太平集团(香港)副总经理,并自2015年5月起兼任太平养老险公司董事长。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廷科正式跨进了保险业,开启了宝贵的保险市场从业生涯。
在随后任职中国太平集团期间,王廷科发挥了此前长期积累沉淀的金融多领域经验优势,备受公司重用,一步步走向更高管理层,2016年8月陆续身兼中国太平和中国太平集团(香港)执行董事、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和太平资管公司等子公司董事。
2018年6月,在中国太平度过了近三年时间后,王廷科重返北京,出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当时这一职位已空缺两年半,而在他之前,中国信保总经理正是罗熹。在中国信保任职的两年多时间里,王廷科非常低调务实。
复盘王廷科此前展业之路,不难发现,在还未来到中国人保之时,他就展现出了不凡的管理才能,在不同的核心管理岗皆有所建树,平时作风低调、实干,善于研究和思考、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很强。这也高度符合行业的发展基调,稳扎稳打和务实成为行业要义。
从“罗王配”切换到“王赵组合”
发生了什么?
将眼光再聚焦于此次突发换帅事件,正如我们开篇提到的,王廷科从正式担任中国人保集团历史上第七任董事长到如今匆匆挂帅而去,正好整整一年半的时间。
而事实上,从王廷科来到中国人保算起,其在公司担任要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2020年离开中国信保后,便很快于当年4月份出任中国人保集团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彼时该职位已空置了近三个月。
在这期间,除了总裁一职,王廷科也陆续获批担任了集团旗下子公司的董事长职位,包括人保资产、人保财险等;还曾兼任人保养老险董事长、人保健康险董事长、中国人保合规负责人和首席风险官等职。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在王廷科出任总裁5个月之后,2020年9月,罗熹接替调任招商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缪建民,空降到中国人保担任党委书记,不久正式升任董事长,成为中国人保新任掌门,集团公司也迎来了“罗王配”时期。
与王廷科低调务实风格截然相反的是,罗熹一上任便火力全开,喊出了各种口号,如人保要“重回行业C位、跃居全球一流”,特别是在人员管理上,更是毫不手软,不仅将前任的坚持大个险战略,转向高端人才、高端产品、高端客户的“3411工程”战略翻篇,反而在集团内部实行了硬碰硬的人才调整战略---“湘江突围”和“三湾改编”。
彼时,一系列高能动作下,虽然为集团缩减了不少人力成本,也相应调整了业务结构,一些经营指标有所改善。然而,适得其反的却是,很多基层员工认为改革后,不仅越来越卷了,而且自身绩效缩水严重,无幸福感可言,背负压力也很大。由此,业内毫无意外的给罗熹贴上了“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等标签。
不过,结合当时人保面临的内外交困,以及保费增长低迷的现实境遇下,其实也不难理解罗熹这种急于求成,较为激进的做法。
但欲速则不达,这种较为急躁为了迅速打开局面而简单粗暴地诉诸于形式主义,由于缺乏审时度势的远见,显然会滋生出反噬自身的火苗。
果不其然,2023年2月5日和6日,因为人保寿险和人保财险分别曝出“学金句”和“禁酒令”事件,经网络迅速发酵后,引起轩然大波。
12天后,也就是在2023年2月17日下午,罗熹被迫“下课”,当时在中国人保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央决定:免去罗熹同志的中国人保党委书记职务。
时隔两个多月后,当年4月21日,王廷科升任中国人保党委书记,并在6月份核准获批成为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承担起了将人保拉出舆论漩涡困境的艰巨任务。
而随着王廷科的接棒而上,2023年7月1日,时任集团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赵鹏进行迅速“补位”,调任中国人保党委副书记、拟任总裁。自此,中国人保告别短暂而又多事之秋的“罗王配”时期,切换到“王赵组合”的新阶段。
可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随着人保的不断成长,以及管理幅度越来越大,接棒的董事长、总经理年龄也越来越长,但与之而来的却是任期越来越短。
据了解,中国人保新掌门的人选待定,目前暂时由赵鹏任临时负责人。而按照此前公司惯例,党委书记的职位变动往往伴随着董事长职位的调整。那么接下来,谁将手捧王廷科“接力棒”担任中国人保集团新掌门,备受市场关注,这一切尚待官方揭晓。
频繁换帅下战略逻辑开始生变
中国人保将驶向何方?
诚然,如果辩证来看,高管作为公司经营的核心,在公司的战略制定、可持续发展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频繁调整能够为自身带来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加经营活力和战略政策的持续推进。于当今的中国人保而言,这样的体现也是尤为明显。
就拿王廷科为例,在其刚升任董事长之时,就曾在2023年中国人保半年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道:“公司要务实推进卓越战略实施,并在下一步战略实施中,要将八项战略服务、十二个战略工程和系列战略项目作为该战略顺利达成目标的核心抓手。同时,也要加快构建保险+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创新。”
不难发现,“务实”这一词,再次贯穿了王廷科对稳步推进公司经营战略的始终,也符合当下行业戒骄戒躁,稳健发展的主旋律。
不仅如此,在上个月中国人保刚刚召开的2024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廷科作为代表发言,其中重点提出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聚焦于“六个方面”,实现改革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此外,对下半年经营管理工作重点进行展望,他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将聚焦活力提升深化机制改革,着力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基层赋能机制。
显然,对比此前罗熹提出并强硬实施的人保财险“三湾改制”和人保寿险“湘江突围”改革,王廷科所提倡的基层赋能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被业内解读为,王廷科将之前较为激进且不合时宜的战略方针推倒重建,引导中国人保真正做实基层,才能真正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
实际上,王廷科的改革之心,也能从近期更换公司LOGO这一事件中窥见一二。
6月21日,中国人保突然宣布,近日已完成内部审批程序,决定恢复罗熹任职之前的公司LOGO、简称和司庆日。
当时,业内外普遍解读为,这体现了罗熹被免职后,中国人保现任管理团队去“罗熹化”的决心,也令中国人保系统和业界对于中国人保的变革充满期待。
如今,才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王廷科突然离任,这让中国人保下一步的发展骤然充满了未知数。
“路遥知马力,岁寒知松柏”,站在中国人保改革转型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接下来将会由谁继续带领公司”披荆斩棘”、“挥斥方遒”,我们且行且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