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强城时代。”近日,《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出炉,报告显示,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位列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排行榜前五。
2024年8月28日,第二届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及《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正式发布。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课题组认为,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GDP5000亿元可视为大城的 “门槛”,强城的起点。2023年共有59座强城。从空间分布可以看到,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强城数量最多,为19个。
陈宪发言。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介绍,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的价值是,在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经济总量的同时,聚焦城市经济的效率、实力和潜力,以及民生状况,为政界、业界和学界提供一个观察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窗口”。报告指出,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是对城市GDP排行榜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一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是对各国GDP排名的补充和完善一样。
和第一版相比,新版指数指标体系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人才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映企业家和管理要素、数据要素的贡献,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公共服务;同时用“人均可支配收入” 替代“人均GDP”,更直接地反映城市民生水平。
课题组表示,选取参与排名的城市,为当年GDP总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城市。2021年为54座城市,其中万亿GDP的城市24座。2023年为59座城市,增加的5座城市是鄂尔多斯、惠州、镇江、贵阳和淮安;万亿GDP以上的城市增加了两座,烟台和常州。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城市排行榜前30位。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的计算方法是,59座城市在各指标上的排位相加即为指数值,指数值从低到高排序,得到《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排行榜2024》。根据排行榜,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位列前五。
在《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报告2022》中,研究团队对排名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报告的一个结论是,大城并不一定是强城,强城是人力资本、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作用的结果。
在GDP规模上,强城占据重要地位,且对全国GDP增长做出主要贡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极。从占比上看,2023年,59个强城GDP占全国GDP比重达到57.5%,较2021年上升了0.29个百分点。通过对比可知,GDP规模排名前5的强城占比稍有下降,前20的强城占比变化很小,可见,全部占比提高是由后39座城市贡献的。由此表明,经济资源在向强城集中,强城内部资源也在快速流动。
强城GDP占全国比重及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
从贡献率上来看,2023年,59座强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8%。换言之,超过60%的全国GDP增量在这些强城产生。其中,GDP规模前5强城的贡献率为14.2%,前40强城贡献率达到51.73%,意味着一半以上的GDP增量在这些强城产生,强城发挥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强城时代。”
而从人口和就业数据看,强城的承载力可观。2023年,强城的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39.95%,意味着全国近40%的人口在这些强城生活、工作或学习。从强城就业人口看,所有强城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达到41.21%,超过常住人口占比,说明强城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部强城就业人口与全国城镇就业人口比重达到64.88%,同样以强城平均城镇化率为80%估算,预计这些强城容纳了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一半左右。
从空间分布上还可以看到,59座城市中均位于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城市群中。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强城数量最多,为19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紧随其后,分别拥有6个、5个、5个强城。兰州一西宁城市群、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则没有一个强城。2023年城市群内强城GDP之和占全国GDP比重,排名最高的城市群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重分别为18.23%、7.56%、6.12%。
强城所在城市群分布,长三角最多,占19个。
陈宪团队的新书《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也在同场论坛上发布。这本书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全球27个城市的创新画像。围绕中国城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中获得增长新动能,书中重点探讨了城市创新力之源何在,大学、资本如何激活城市的创新力等鲜活话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