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各高校陆续迎来了自己的开学季。初入大学校园的大部分新生将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多少的生活费够用?"" 怎么合理地使用生活费?"…… 合理使用每月生活费的背后,是大学生理性消费观形成、独立生活能力养成的体现。生活费该怎么花?记者进行了采访。
1000-2000 元为大学生月均生活费集中区间
一个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 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354 个大学生样本中,34.3% 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 1000 到 1500 元之间;41.1% 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 1501 到 2000 元之间;17.1% 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 2001-3000 元之间;3.1% 的大学生月均收入超过 3000 元(月均收入涵盖父母给的生活费、奖学金、兼职收入等多渠道的经济来源)。
根据由天猫校园和天猫商家成长团队发布的《2024 校园消费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校园人群(出生于 2001-2005 的大学在读消费者)消费态度与总体人群相比具有更积极强劲的消费能力。持有 " 比较乐观,略微增加消费支出 " 和 " 充满期待,大大提升消费支出 " 的消费观念的校园人群分别占 22% 和 14%,而持相同态度的总体人群分别占 19% 和 10%。
华南师范大学在读学生夏听的生活费来源包括助学贷款、兼职家教以及父母给的生活费。她每月支出大概是 2000 元。" 出行路费 100 元,网费话费 50 元,吃饭 1000 元左右,有时候会约朋友吃饭,人均 50 元左右,再算上买生活用品和水电费,差不多两千我觉得生活会比较开心。" 夏听说。
中山大学在读学生赵加号每月 2500 元的生活费由父母固定提供以及生日和春节时亲戚发的红包组成。" 一日三餐需要 1200 元,奶茶零食 200 元,生活必需品 200 元、买衣服和偶像周边 200 元,和同学聚会 200 元 ",对于自己的月均开支,赵加号分析道。
《白皮书》显示,86% 以上的校园人群(出生于 2001-2005 的大学在读消费者)表示,预计不会节省食品生鲜、健康保健、清洁日用类的开支,可见生活必需品类消费在大学生生活费开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非刚需消费影响开销上限
《报告》显示,超四成的受访大学生月均收入在 1501-2000 元,七成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月均支出水平集中在 1000-2000 元之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超六成大学生能够量入为出。
" 每个学期只有一个月花费超过 2500 元,如果多去饭堂吃饭、不买衣服,花销可以控制在 2000 元以内。实际上我觉得最理想的月均生活费是 3000 元。可以花更多钱在买衣服和聚会上,也可以省下更多钱来应对偶然的大笔开支,如看演唱会、旅游等。" 赵加号说。
20 年前的大学生范星表示,自己读大学时的生活费由父母提供,月均可支配收入大概为 500 元。费用支出主要是吃饭、生活必需品如换季的衣服、学习用品以及电话费充值。" 以前读大学真的像高中生活,四点一线,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很少出校园。理想的生活费是 1000 元,可用于学习技能或出去见见世面。" 范星说," 若孩子上大学,生活费将参照就读学校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提供,如果有较大的开销,如更换手机、旅游则需要开家庭会议讨论,家庭支持一部分,支持孩子去做兼职。"
千禧年间上大学的梁小颖表示,当年自己的生活费除了由家长提供,自己还会去做家教,月均可支配收入约 1500 元。" 当时上大学理想的生活费是一个月 2000 元。用于餐费和书费、少许用来购物。" 梁小颖还说,当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每月将提供 3000 元生活费,用于伙食费、学习材料费用和闲杂费用。
《报告》显示,饮食及日用品消费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刚需消费,在大学生整体生活费中的占比一般在 50% 左右。社交娱乐类在大学生群体的非刚需消费中占比较大,看电影(46.0%)、聚餐(44.3%)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社交娱乐方式。21.6% 的大学生每学期在社交娱乐类上的消费金额在 1000 元以内,51.4% 的大学生消费金额在 1000-2000 元。
拒绝攀比、超前消费,培养合理的消费观
伴随着信用消费的普及,大学生对于超前消费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报告》显示,有 71.3% 的大学生赞成超前消费。在有超前消费行为的大学生中,有 39.2% 的受访者月均超前消费金额在 501-1000 元,14% 的受访者月均超前消费金额超过 1000 元。
对于超前消费,赵加号表示:" 一定不要开‘花呗’或‘京东白条’,网贷更不用说了。多去饭堂代替点外卖;出门多坐公共交通,少打车;少去聚会,一次聚会差不多会花掉两百。即便用记账软件也要将记下的钱和实际花费进行核对,把钱全部存到一个地方,可以方便且直观感受到钱的使用。"
对于培养孩子的消费观,范星表示,自己的孩子从小通过家庭劳动积累自己的小金库,花钱需要经过家长同意。" 从小让孩子觉得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能浪费。" 梁小颖表示,会让孩子做好用钱计划,培养记账习惯和理财意识。每个月限定的生活费不能提前花完。另外鼓励孩子在暑假工作,增强对赚钱、用钱的认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利用自己能够调动的外部资源,最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财商较高的表现。提高生活费的使用效率,家长可以给学生定额的生活费,由学生自己决定钱怎么用,如果学生觉得不够,则自己赚钱来支持开销。在劳动过程中,也将加深其对财经资源的认知和使用的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意识到生活费是父母通过劳动获得的,要珍惜并培养自己规划生活费使用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大学生处于消费欲望快速膨胀阶段,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消费欲望,不要简单地跟别人比拼,对比别人的开支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大学生还要定期对自己的生活费使用状况进行评估。为以后更有效地使用生活费提供参考。" 分清轻重缓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均匀。每天的开支尽可能控制在一定额度范围内,保证自己的花费是均衡、可持续的,遇到特殊事情可作出应对。" 储朝晖说。
(夏听、赵加号、范星、梁小颖均为化名)
文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钟蕴凌图 | 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