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据统计,包括、、、、在内的五家A股上市险企今年前7个月保费收入合计达到1.95万亿元,同比增长3.49%。分业务看,三家公司财险业务保费增速均在4%以上,寿险业务保费增速出现分化,出现了三正两负的局面。这主要与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有关。
随着保费的持续增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也在不断增长,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长线资金。今年险资已经掀起了一股举牌潮,年内已举牌11家上市公司。机构分析指出,截至今年6月,险资共持有股票、基金3.78万亿,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配置比例也回升至12.25%。此外,随着保险预定利率新规出炉,分析师还预计旧产品停售前储蓄险的需求会迎来集中释放,从而进一步提振新单保费增速。
五家上市险企揽入保费1.95万亿元,寿险增速出现分化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家A股上市险企已发布前7月保费收入。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五家险企保费收入合计为1.95万亿元,同比增长3.49%。
其中,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今年前7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2982.47亿元、4680.45亿元、5235亿元、5508.66亿元和1118.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9%、4.39%、5.66%和-6.43%。
分业务来看,三家公司的财险保费收入普遍正增长,增速均在4%以上。太保财险、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前7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1276.5亿元、3447.76亿元、1853.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4%和4.4%。
人身险业务表现则出现分化,保费增速呈现三正两负局面。其中,中国人寿、平安寿险、人保寿险前7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5235亿元、3428.03亿元、845.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6.4%和1.5%;而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前7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1705.97亿元、1118.7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6%和6.4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6个月,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保费增速也为负,分别同比下滑1.2%和8.36%。开源证券非银分析师高超认为,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保费同比下滑主要因为主动优化业务结构。
“险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高费用、低价值的银保渠道趸交产品销售,转而推动长期期缴和价值型产品销售,这可能导致短期内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有利于提升业务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动能”,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华保险今日也表示,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稳步增长,新业务价值快速提升,绩优人力发展向好,公司高质量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保险规模扩张为市场带来长线资金
可以看到,险企的保费收入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达到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招商策略研究指出,保险规模的持续扩张,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长线资金。
招商策略研究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险资共持有股票、基金3.78万亿,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配置比例也回升至12.25%。“今年来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快速下行,无法覆盖保险公司负债端预定利率3%的保险产品,且新的会计准则下归入FVOCI的资产价值变动不计入利润表,均增加了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尤其是高股息类资产的动力。”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险企还掀起了一股举牌热潮,年内险企已经举牌11家上市公司,涉及交运、环保、共用事业、电力设备、银行。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市场正迎来继2015年、2020年后的第三次险资“举牌潮”。
“由于国债收益率下行将带来非银金融机构投资收益将同比大幅改善,包括保险和券商在内的非银机构中报净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国君非银指出,建议重点增持中报盈利有望超预期的保险及券商。当前非银板块的估值和配置比例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在中报有望实现超预期背景下,建议增配业绩超预期的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8月监管下发通知,下调新备案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步入“2”时代。
非银赵然团队认为,新规短期来看在旧产品停售前预计居民对储蓄险的需求会迎来一波集中释放,进一步提振新单保费增速。在旧产品正式停售后,部分需求提前透支可能会导致新单保费增速出现一定下滑,但新业务价值率可能会受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而有所改善。长期来看,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有利于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和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从保障角度看,对比储蓄和基金、股票,保险还是有满足细分人群的市场。此外,养老、医疗等保障仍是市场需求热点,也需要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杨泽云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